在九朝古都洛陽以西45公里處,有一個風(fēng)光旖旎、山明水秀的地方——鐵門鎮(zhèn)。這里西扼崤嶺,東控函谷,已有千年歷史,被章太炎譽為“當(dāng)關(guān)洛孔道”。這里青龍、鳳凰兩山對峙,一肪澗水潺潺東流,素有洛陽西大門之稱。
我國唯一的墓志銘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唐志齋”便位于鐵門鎮(zhèn)的西北隅。這里是著名愛國民主人士、辛亥革命元老張鈁(字伯英)先生的家鄉(xiāng)。二十年代初,張鈁先生隱居鐵門,營園林廣及百畝,蔚為壯觀??涤袨橛侮冞^豫,被張鈁邀至園中,談書論畫,賦詩抒懷,題名“蟄廬”。
新安縣千唐志齋博物館是已故國民黨起義將領(lǐng)張鈁先生所營園林“蟄廬”的一部分,為我國現(xiàn)存墓志石刻的集中地之一,以珍藏自西晉、魏以來歷代墓志石刻1400余件而聞名。其中尤以唐志最為豐富,多達1191件。章炳麟曾用古篆為之題額《千唐志齋》,并在尾部綴有跋語:“新安張伯英,得唐人墓志千片,因以名齋,屬章炳麟書之?!饼S名由來,蓋緣于此。
張鈁,字伯英,號友石老人。清末畢業(yè)于保定陸軍速成學(xué)堂。早年曾參加同盟會,是辛亥革命時期陜西新軍起義的主要策動者之一。孫中山發(fā)動護法運動時,張任陜西靖國軍副總司令。上世紀三十年代歷任國民革命軍二十路軍總指揮,河南省政府代理主席及民政、建設(shè)廳長等職。解放戰(zhàn)爭時,他曾對和平解放四川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1949年底在成都起義。解放后,張鈁曾任第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1966年5月病逝于北京。
張鈁生前酷愛金石字畫,與于右任、章炳麟、康有為、王廣慶交往較密。在他們的影響下,尤其是在于右任的鼓勵下,張氏于1931年開始廣泛搜羅墓志石刻,兼及碑碣、石雕,陸續(xù)運至其故里鐵門鎮(zhèn)。1933年前后在其“蟄廬”西隅,辟地建齋,將羅致而來的大部分志石鑲嵌于十五孔窯洞和三大天井及一道走廊的里外墻壁間。其未鑲嵌部分,除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運陜捐贈陜西博物館數(shù)百塊外,歷經(jīng)變亂,散失不少。據(jù)1935年由上海西冷印社發(fā)行的《千唐志齋藏石目錄》載,共計1578件?,F(xiàn)齋內(nèi)尚存各類藏石1419件,其中西晉志1件、北魏志2件、隋志2件、唐志1191件、五代志22件、宋志88件、元志1件、明志30件、清志2件、民國7件,此外尚存有墓志蓋19件,以及其他各類書法、繪畫、造像、經(jīng)幢、碑碣等54件。
這些志石都是張鈁從全國各地,主要是洛陽一帶搜集而來的。洛陽號稱九朝古都,是人文薈萃之地。城北邙山,東西綿延百余公里,雄渾遙遠,土厚水低,宜于殯葬,所以歷代達官貴人,富戶巨賈,皆迷信邙山為風(fēng)水寶地,甚至遠在江南塞北的人,臨終還囑其后人,不遠千里,還葬北邙。所以民間流傳有“生于蘇杭,葬于北邙”之說,以致“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見王建《北邙行》)。
也正是這些富豪的墓葬,誘致了盜墓之風(fēng)的盛行,盜墓者重于劫掠殉葬品,笨重的志石則乏人問津,多散失民間。清末修隴海鐵路取線邙山腳下,掘出的志石被棄置于民間田舍。張鈁看到后,廣為搜求,辟地建齋,妥為保存,因其事先曾與于右任達成協(xié)議,魏志歸于而唐志屬張,遂使千唐志齋成為全國珍藏唐志最集中的地方。
千唐志齋所藏唐志上起武德、貞觀,歷盛唐、中唐以迄晚唐,其中包括武則天的改元、安祿山的僭號,無不盡備。志主身份有位極人臣的相國太尉,封疆裂土的皇帝貴戚,雄踞一方的藩鎮(zhèn)大吏,職司守土的刺史太守,官卑職微的尉墨參曹;也有悠游園林的處士名流,昧悟參禪的寺觀洞主,以及被深鎖內(nèi)宮、凄涼一生、死而不知姓名、籍貫的宮娥彩女。這些墓志記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社會活動,故又可作一部石刻唐書看待,這些文字為我們研究當(dāng)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情況,提供了極為難得的珍貴資料,起著證史、糾史、補史的重要作用。
“蟄廬”的匾額及“聽香讀畫之室”的楹聯(lián)均為康有為游陜過豫宿鐵門時題寫,而室櫥橫額則為金石家羅振玉的高徒、曾任河南省博物館館長的關(guān)百益所題;千唐志齋門廊聯(lián)為清翰林學(xué)士宋伯魯書寫,相對東廊門植聯(lián)為張人杰所書。這些題字莫不神采飛揚,風(fēng)格卓異,與齋內(nèi)藏志書藝交相輝映,引人入勝。
千唐志齋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經(jīng)過不斷修葺整理,吸引了許多國內(nèi)外專家學(xué)者、政要名流以及書法愛好者慕名來游,它不僅成了海外游人尋根覓宗的“千年秘笈”,也是史學(xué)家們研究唐史的一條“通幽曲徑”。新近搬遷到千唐志齋的北魏石窟也引起了國內(nèi)外的注目。
洛陽地處中原,古來為文人薈萃之地。此邙山雄渾逶迤,土厚水低宜于殯葬,所以歷代帝王將相、富戶巨賈,皆迷信北邙為風(fēng)水寶地,多葬于邙山下,故民間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之說。以致“北邙山上少閑土,說是洛陽人舊墓”、“北邙無臥牛之地”,成為我國最為集中浩大的墓葬區(qū)。隨著清末以來的盜墓及其它自然原因,埋于墓中的志石出土甚多,張鈁先生三十年代的大規(guī)模搜集,幾乎收藏了北邙出土志石80%以上,為我們國家保存了一大批珍貴的國寶。
墓志銘是一塊刻滿文字的正方形青石,這塊薄薄的石片
責(zé)任編輯:張琳